大蒜种植以秋种夏收地膜覆盖为主,苔瓣兼收。多以蒜-棉、蒜-麦、蒜-瓜-棉等间套种植模式生产,亩产一般在1300~1800公斤左右。大蒜被广泛应用于医药、化工及食品加工,经济价值极高,成为中西部乡镇增加农民收入、出口创汇的主栽作物。如何提高大蒜产量和品质,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?特结合生产实际介绍地膜大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如下,供大家参考。
一、精细整地、施足基肥
大蒜属浅根性作物,无主根。发根部位在短缩茎周围,外侧最多,内侧较少。主要根系分布在25厘米以内的土层中,横展直径为30厘米。成龄植株发根数70~110条。其生态特性是喜湿、耐肥、怕早。
1、精细整地。?大蒜对前茬作物选择不严。秋播大蒜的前茬以棉花、瓜类、玉米等为主;前茬作物收获后,实行秸秆还田,及早耕翻晒垡。耕深以25厘米左右为宜,耕平耙细,做到地面平整、上松下实。
2、施足基肥。?大蒜根系入土浅,要求表土营养丰富,因地膜覆盖栽培大蒜施肥不便,加之养分淋溶减轻,施肥以底肥为主,追肥为辅;有机肥为主,化肥为辅。大力推广配方施肥。一般亩施优质无公害化处理的农家肥4000公斤,饼肥100公斤或腐熟鸡粪150公斤(大蒜忌用生粪,施前要充分腐熟,捣碎倒匀,以防在田间发酵,引来蒜蛆为害,影响幼苗生长发育),纯氮17~20公斤、五氧化二磷10~16公斤、氧化钾15~20公斤或纯氮、五氧化二磷、氧化钾含量各15%的三元复合肥125~150公斤,铁肥5~7.5公斤,锌肥2公斤,硼肥1公斤。注意各种肥料混配施用。
3、整畦。??畦宽多为470厘米,根据不同种植方式和地块因地制宜,并留好间作套种行。
二、选种
蒜种大小与产量有密切关系。种蒜是大蒜幼苗期的主要营养来源,其大小好坏对产品器官形成的影响很大。蒜种愈大,长出的植株愈茁壮,所形成的鳞茎愈肥大,即“母壮子肥”。因此,收获前要选头,播种时要选瓣。
选择标准是:播种时,选用每头蒜在蒜瓣4~6个或7~8个把一、二级蒜种,三级因瓣太小不宜作种用。选肥大、洁白、无病斑、无伤口的蒜瓣,然后将蒜瓣分为大中小三级,单瓣在5克以上的大瓣作种,分畦播种,分别管理。
三、适期播种
大蒜的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,最佳播期在9月25日至10月5日之间,此时日平均气温多在18~20℃,大蒜播种后7~10天即可出土。大蒜喜好冷凉的环境条件,在3~5℃的低温下即可萌发,≥12℃时萌芽迅速,适温为20℃左右。幼亩生长适温为12~16℃。播种过早,大蒜因休眠和高温的影响,出苗延迟,反而出苗慢,且冬前营养体过大抗寒肥力弱。播种过迟,越冬前不能形成壮苗不能安全越冬。
根据不同地力、不同品种掌握不同密度。一般大蒜品种每亩2~2.5万株,株行距13~15×18~20厘米。特大白皮蒜每亩1.8~2万株,株行距可适当加大。早苔蒜每亩2.5~3万株,川蒜、云蒜每亩3.5~4万株,株行距可适当变小。
播种采用拉沟播种,种子摆放上齐下不齐,将大蒜瓣的弓背朝向(腹背连线)、畦向与行向平行,两行蒜瓣交错排列,以使大蒜叶片在田间分布均匀,采光性能好,可增产5%~10%左右。播种后平沟覆土1.5~2厘米。播种后浇透水。然后亩用24%果尔乳油48~72亳升、33%施田补100~150毫升、50%乙草胺200亳升,兑水50~60公斤进行喷雾,一次用药一般可全程控制草害。喷约后立即覆盖地膜。
四、田间管理
1、发芽期。大蒜播种后,从开始萌芽到初生叶展开为发芽期,一般10~15天。这一时期主要依靠母瓣的养分供大蒜生长。在栽培上,要创造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温度条件,以利于幼根及幼芽的分化和生长。大蒜播种后7~10天即可出土,此时应用小铁钩及时破膜引苗或在播种后4~5天,在每天的早上用扫帚轻轻拍打地膜,以助蒜苗破膜,提高大蒜的自然放苗率。应连续3天,然后把没有放出的蒜苗用铁钩破膜开孔放苗。齐苗后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浇一次提苗水。
2、幼苗期。由初生叶展开到鳞芽和花芽开始分化为幼苗期(适于幼苗生长的温度是12~16℃,低限为-5℃,高限为26℃,大蒜植株的耐寒力较强,能耐受短时间-10℃的低温)。大蒜苗期较长,主要生长季节在秋未至初春,影响幼苗生长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地温,管理的重点是提高地温使幼苗生长健壮,防止徒长和提早退母。
3、鳞芽、花芽分化和蒜后苔生长期。由鳞芽及花芽开始分化到分化结束,为鳞芽及花芽分化期,大约10天左右,是大蒜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。花芽分化结束到蒜苔采收为蒜苔生长期限,大约30天左右,此间叶片全部长出,叶面积达最大。在蒜苔迅速发育的同时,鳞芽也已开始膨大,植株生长量最大。栽培上应给予充足的肥水,以保证鳞芽与花芽的正常形成和产品器官发育。
4、鳞茎膨大期。由鳞茎开始膨大到收获为鳞茎膨大期,大约50天左右(其中前期30天与蒜苔生长期重叠)。鳞茎膨大期的生长特点是:采苔期生长缓慢,采苔后养分大量输送到鳞茎,鳞茎迅速膨大。在采收蒜苔后20天收获鳞茎。蒜苔采收后,植株中的营养逐渐向鳞茎中运转,鳞芽进入膨大期,需水量增加。在蒜苔全部收完后,要增加灌水次数,保持土壤温润,大蒜收获前5~7天停止浇水,以防止因土壤湿度过大引起蒜皮腐烂、鳞茎松散、不耐贮存。后期管理上主要是促根保叶,应结合病害防治,搞好叶面喷肥。拔苔后5月上旬浇好膨大水,亩用150~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,5~7天喷一次,连喷2~3次防止早衰、促根保叶,起到明显的增产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