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搜索:
  特色杂粮栽培技术
  水果蔬菜栽培技术
  油料作物栽培技术
 
 
首页 作物栽培技术
 
黑花生种植技术
作者: 来源:  发布时间:2011-04-26 20:56:16
 

  1、地块选择:黑花生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适宜于PH5.5~7.2的各种土壤为最好,要求旱能浇、涝能排,耕层深度30厘米以上,有机质含量0.5%~1.0%,最好是生地,实行轮作,尽量不重茬。
  2、重视基肥:春播要求冬季深耕25~30厘米,并耕施2500~3000千克/亩有机肥,翌年播种前要浅耕10~15厘米,并做到有墒借墒、无墒造墒,在种植起垄时,施50千克/亩硫酸钾复合肥+10~20千克/亩磷酸二氢钾+50千克/亩磷肥+5~10千克/亩尿素,主要施在花生墩与墩之间,墒情差时,要在播种沟内浇足水后方能点播、施肥。同时种植沟内拌沙撒施50%辛硫磷+0.5%多菌灵500倍液,防治花生茎腐病、根腐病等病害。
  3、提高播种质量:起垄:提倡起垄种植,垄距30~40厘米,垄面宽55~60厘米,垄高10~15厘米,双行种植,行距25厘米,穴距15厘米,播种深度5厘米,播种量8500~10000穴/亩,每穴播种2粒。
  种子处理:要求选择双粒果,在剥壳前带壳晒种2~3天,并在剥壳后筛选一级健米作种,提倡用稀土或种衣剂拌种,每千克种籽施2克硼砂+2克稀土,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。
  地膜覆盖:4月初播种后,立即喷50%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除草,用量100毫升/亩,要求均匀、全面,随后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,并做到垄面较平,膜松紧适度,膜两边用垄沟土压实。
  4、加强田间管理:破膜引苗:当花生幼苗露出2~3片真叶时,及时扎孔破膜将子叶引升到膜面以上,要求分2~3批,在早晨或傍晚进行,严禁中午实施,随后封土将膜孔盖住,以保温、保湿,防止灼伤幼苗。
  查苗补苗:播种10~15天花生出苗后及时查补苗情,发现缺苗,及时浸种补种,以保苗全苗旺。
  适当中耕,培土壅蔸:在开花封行前,适当中耕松土,把行间土壤壅向植株根部,厚度20厘米,使果针容易入土,同时结合培土,可适当施肥。
  控制旺长:在花生始花期将主茎顶心摘去,控制旺长,促进养分集中,利于提高结果率和单果重。同时对秧苗徒长者,可喷15%多效唑500倍进行控制。
  加强叶面肥的应用:花生中后期需肥量较大,应从花期开始,加强叶面肥的应用,一般每隔7~10天喷一次,连喷3~5次,常用叶面肥有:2%过磷酸钙浸出液、0.3%磷酸二氢钾、0.1~0.2%钼酸铵、1~2%尿素,特别在收获前30~40天,加喷一次1%尿素+0.3%磷酸二氢钾,有利于防止早衰,促进养分积累,增加产量,提高荚果质量。
  加强水分管理:在荚果期及荚果成熟期遇到较严重干旱,可通过种植沟小水浇灌,切忌大水漫灌,并要及时浅锄,以防沟内土壤板结。遇涝时要及时挖沟排水。
  5、及时防治病虫害:黑花生抗性较强,病虫害较少,注意加强对锈病、叶斑病等病害的防治,可在发病初期用20%粉锈宁1500~2000倍、70%甲基托布津1200倍、65%代森锰锌600倍、农抗120,200~300倍进行防治,间隔10~15天。

 
上一篇: 油菜栽培技术
下一篇: 黑芝麻种植技术
 
 
© 2011 巴东易达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. 电话总机:0718-4263333
关于我们 | 产品展示 | 动态信息 | 技术设备 | 企业荣誉 | 营销网络 | 联系我们 管理登陆
鄂ICP备11010601号